練武要站樁蹲馬步,這件事情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詳, 但到底站樁蹲馬步要練什麼?或許就不是每個人都很明白的了。
從我剛開始練拳,一直到現在這麼多年來,我看過很多人站樁站了好幾年還站不明白的。有人每次站樁就是覺得痛苦、感到疲憊,想逃避又不敢真的說不練了, 於是就在負罪感跟肌肉酸痛中徘徊不定。也有人可能找到什麼輕鬆的方式或是天生神力,蹲著腿不酸也不抖, 然後每次站樁就在那邊搖頭晃腦,或發呆消磨時間。
我得說一句實話,或許對一些人來說很刺耳,但這是真的。
「如果站樁只是對抗腳痠、東張西望,那是很浪費時間的事情,還不如去健身房練深蹲,至少知道自己在練什麼。」
為什麼?
站樁除了練結構、腿力之外,其實包含有很多重要的內涵要修煉,而不管什麼內涵,都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叫做『意念集中』。止、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,這是《禮記·大學》開頭篇章就提到的重要概念,原是講人的修行,但學武也是在煉人,其實煉到深處該是同一件事情。
站樁的本意在讓身體停下來,讓念頭集中,過程中訓練基本架構也培養心性,站著不動很無聊或很痛苦,但是要有意識地把發散的視線跟念頭集中在動作核心,慢慢培養出無論無聊或痠痛,都能平靜安和內視己身的心性。
這不就是『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』嗎?如果這一步做不到,何來『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』?更遑論『得』到什麼了不起的神功大成了,對吧?
再換句白話文來說, 要能練出沉穩的反應與身體控制,不是靠撐痠撐痛撐無聊, 而是在平靜中掌握身與心的協調能力。這種訓練培養出的,是戰鬥與人生百態裡最不顯眼、卻非常關鍵的部分,這叫做『修為』。
所以回到站樁來看,下次當你要進行這個訓練,不妨想一想,你到底要練腿力?結構?內氣? 在那之前,先把心靜下來,不要東張西望,好好站完這一趟樁。
能做到這點,才有資格談後面那些高深功法;否則,多說無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