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上陣掄刀需放膽,與人交手要把膽子拿出來,對手一出手你就害怕,那也就都不用打了。」這是我師父在教我們對打練習時,常常說的話。
以前年輕氣盛,有段時間總覺得能打大概就是那麼一回事,頂著膽子往前衝,速度、力量、精準度,三者合一,豈有不勝?八極拳恰好也就是外相上看起來非常剛猛的拳種,學八極拳對於我這種體型來說,當然是相輔相成,非常適合。
所以有那麼一陣子,我自滿於自己的狀態,覺得跟人對練都勝多敗少,神功大成也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,但那時我並沒有意識到,自己大多只是用蠻力鬥勝,並不是功夫真的有多高明。
有一天晚上,我拜訪師父,一邊泡茶一邊聊武術聊人生。師父或許早看出我有這個問題,所以在我要離開前,師父站起來跟我說:「你的拳已經練到一個程度,但有個關卡得過,來跟我接手一下。」
我記得那天,不管我做什麼,用哪招得心應手的打法,結局都是被塞一拳在心口或面門,雖然都是只痛不傷,但師父刻意多放出了一些意念,幾個回合過後我已經全身冷汗。
師父說:「你確實有練出來一些東西,但是也因此開始自滿,要記得人外有人,天外還有天,如果你不明白,就自滿於此,那功夫也就止步於此了。」
從那天開始,我發現我被打怕了。不只是痛,而是那份「完全無法抵抗」的恐懼已經深植在心裡。在那以後,每次對練,不管跟誰,心底都會閃過那晚的畫面。
我開始懊惱,也開始問自己:「我是不是太驕傲了?為什麼現在反而怕了?」
後來我才明白,那天跟師父的接手,是一種警醒,一次師父的當頭棒喝。
我以前以為的「勇氣」,其實只是因為從沒遇過真正的恐懼,出手大都是贏的,輸也沒有受傷的風險,是有什麼好害怕的?但是當真的體會到什麼叫「打不贏」、「抵抗不了」、「感覺這次會死」,才會意識到,原來勇氣不是不怕,而是明知道會怕,仍能選擇往前的力量。
那段時間,我重新審視自己,放下原本的自滿,重新調整自我。在一次次練習裡慢慢學會不靠蠻力對敵、不因害怕而後退,練出自己從身體到心理的真正掌控能力。
因為我終於懂了,那才是真正的功夫。
真正的勇氣,不是因為穩操勝券而不怕,而是明白恐懼、接受恐懼,但依然前進出手。那並不是不害怕,而是明白,我們只要把自己該做的、能做的事做好,那就夠了。